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你有没有想过,为啥印度突然不买俄罗斯那便宜得跟白菜价似的原油了?这背后是不是藏着啥大猫腻?要知道,印度可是俄油的大客户,可就在今年7月,他们的进口量直接暴跌了近四分之一!与此中国却像捡了大便宜,48小时内狂签订单,抢下千万桶原油。这出戏码,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,今天咱就来扒一扒,这能源市场里到底上演了啥“宫心计”!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先说印度,他们咋就跟俄油“分手”了呢?主要还是被美国的一记“关税大棒”给砸懵了。8月底开始,美国对印度进口俄油加征额外关税,连带着对美出口的手机、纺织品等商品税率也跟着涨。印度每年对美出口880亿美元的货,这税一加,企业直接没啥竞争力了。更扎心的是,俄罗斯给的折扣也缩水得厉害,从最高每桶30美元,硬生生砍到只有1到2美元。印度炼油厂本来靠加工便宜俄油赚差价,现在利润薄得跟纸似的,咋干下去?7月,俄油进口量直接少了24.5%,一天少买50万桶,相当于好几座炼油厂直接“歇菜”。你想想,古吉拉特邦那些炼油厂,机器停摆,工人下岗,日子过得跟“热锅上的蚂蚁”似的,惨得不行。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印度这边刚“撂挑子”,中国那边立马“接盘”,动作快得跟“饿狼扑食”一样。48小时内,中国炼油商直接跟俄罗斯签了15艘油轮的订单,足足千万桶原油,每桶还多省1美元,光这一笔就省下1000万美金!更牛的是,俄罗斯连夜开通了哈萨克斯坦的管道,把原本给印度的油直接送中国,运费还便宜了三成。咱中国山东的地炼厂,那设备就是为高硫油量身打造的,这批俄油简直是“天作之合”。你看,印度还在为省1美元偷着乐,中国这边靠运输和加工,利润直接翻了三倍,这买卖,精明得没法说!

展开全文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你可能纳闷,美国咋对印度下狠手,对中国却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?这背后,可不简单。美国官员鲁比奥公开说了,中国炼油厂把俄油加工后卖到全世界,要是加税,全球油价得炸锅。更深层的原因,是美国有点“投鼠忌器”。中国手握稀土资源、万亿美债,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,美国农产和商品都离不开咱,真惹急了,谁也讨不了好。我个人觉得吧,这事儿就像“两虎相争”,表面看是关税,实际是国际博弈的大棋盘,咱普通人看个热闹,也得想想这背后复杂的利益纠葛。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俄罗斯那边呢,面对印度订单“跳水”,也是急得“满头大汗”,但人家公关手段可不赖。克里姆林宫24小时内启动“向东转”计划,新增250万吨原油直送中国,每桶再便宜12美元,还签了个到2034年的十年长约,铁了心要把中国这“头号买家”给拴住。不僅如此,中俄还在8月中旬敲定了一项5亿美元的合作,计划扩建输油管道,新增年输油500万吨,还要在青岛港附近建个能存300万桶油的大仓库。这操作,简直是“八面玲珑”,既稳住了市场,又赚足了面子。

印度呢,也不甘心坐以待毙,7月底开始,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非洲,尼日利亚、加纳的原油采购量直接翻倍,每天多买33万桶,年底前还计划把非洲油占比提到20%。这招儿,表面是分散风险,实际也是给美国递个“投名状”,表示自己不全靠俄油。可国内问题咋办?炼油厂减产三成,夜班都停了,5000多工人丢了饭碗。古吉拉特邦一座年产2000万吨的大厂,设备闲置率高达40%,第三季度预计亏2亿美金。这日子,过得跟“哑巴吃黄连”似的,有苦说不出。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再看看全球,这场俄油的“过山车”游戏,影响可不小。中国山东地炼厂8月起把柴油价格定得比国际均价低15美元/吨,狠狠冲击了南亚和欧洲市场。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,俄油的价格波动,已经让全球油价的“风向标”从伦敦转向了青岛港。欧洲那边急了,德国、法国开会讨论,打算多买挪威的油,还加速绿色能源项目,生怕冬天没油用。沙特阿美也坐不住了,9月初给中国炼油厂开出“延迟付款”和每桶2美元折扣的优惠,还在上海设新办公室,可惜俄油已经抢走中国19%的市场,沙特这“亡羊补牢”,怕是晚了点。

这场能源市场的“风云变幻”,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,全球博弈的棋盘上,谁都不是省油的灯!

莫迪因关税限制暂停采购俄油,停供48小时后,中国购入千万桶降价原油

评论